
进入冬季,家庭用火、用电取暖增加,火灾危险系数也逐渐增高,加之冬季天干物燥,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,如何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。防火远胜救火,我们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防火。
熏腊肉一定要注意安全,不要让大火把年味“烧没”。
消防安全提示要牢记
1.腊肉和火源必须保持相对安全的间距,以防油脂滴下引燃腊肉和上方覆盖物。
2.不要在住宅区的过道、楼顶、杂物间等处熏烤腊肉。
3.最好选择空旷的地方,周边不留下易燃物,熏烤过程一定要有专人值守,绝对不能中途离开。
4.无人或睡眠情况下要停止熏烤,油要远离火源,防止因熏烤物滴油引起火灾。
5.熏制完毕后,一定要将明火以及火星熄灭后才能离开。
居家防火“六不要”
一不要生产生活用火不要掉以轻心。进入冬季,家庭日常做饭、照明、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,空调、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,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。一些农村居民在从事烧荒等农业生产用火作业时,一旦燃烧失控,很容易引发火灾,甚至造成“连营”火灾。
二不要让家用电器带“病”工作。家用电器出现故障,一定要及时维修,千万不要让电器带“病”工作,以免引发火灾。另外,选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。
三不要随意吸烟,注意安全隐患。一些居民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,如大风天室外吸烟、乱扔烟头、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,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。
四不要让儿童玩火,做好监护工作。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够重视、缺少告诫,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,使一些小孩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玩游戏。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爆竹,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,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。
五不要随地存放、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。家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气钢瓶、气体打火机等。使用时,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,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危险品。
六不要用电暖器烘烤衣物。有的家庭为了增加室内温度,经常使用电暖器、电炉子等取暖设备,这类设备的用电量很大,温度也很高,有些人习惯用它们来烘烤衣物。事实上,这种做法危险性很大,不仅容易烤坏衣物,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。
冬防“三问”
一问,为什么冬季特别容易发生火灾?
这与冬季火灾季节性特点有关。冬季寒冷干燥,致使物品也特别干燥,含水量降低,遇火容易燃烧;冬季雨雪时,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、受潮会发生爆炸、火灾事故;冬季用火、用电、用气增多,又逢烤火取暖时期,起火因素多;冬季生产繁忙,安全易被忽视,而且冬季又是储藏季节,无论是工厂企业,还是居民家庭,物资相对集中,一旦发生火灾,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。
二问,哪些场所易发生火灾?
近年来,“冬防”期间,宾馆、酒店、网吧等公共聚集场所易发生火灾。这些场所用电较多、线路老化、人员操作失误等都易造成短路起火。此外,天气寒冷,家庭用火、用电、用气增多,居民家中容易引发火灾。可以说,电气的管理使用不当,是这些场所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。与此同时,进入冬季,庆典活动相对增多,尤其是春节前后,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。
防范对策:选购有质量保障的电器,插头、插座,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合格产品,注意用电安全,不可超负荷用电,不能在一个插座上同时连接几个大功率电器。
在使用取暖电器设备时,一定要注意安全事项,不能让电器带“病”工作,切勿长时间作业。
冬季用火不离人,定期开展家庭防火自查。不管是使用天然气、液化气还是煤球、木柴生火取暖,用火时一定要有人在现场,如果无人照看容易引发火灾。
日常生活防火意识不可少,严查家用电器线路安全。日常生活中,千万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;不要在电视机、空调、电脑、电暖器、冰箱等周围放置窗帘、衣物、书籍等可燃物品;要经常查看电器线路有无破损、短路、接触不良等故障,发现问题及时检修。
三问,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?
老、弱、病、残等一直是火灾伤亡的主要群体,需要重点关注。
防范对策:弱势群体的监护人应增强责任心,应尽量不让年龄大、自理能力差的老人独居,不能将小孩反锁在家中,尽量避免老人和孩子独自用火、用电、用气,提醒其不要玩火、不要卧床吸烟。
老、弱、病、残人员要积极学习消防知识,不断提高消防意识,时刻注意日常生活用火、用电、用气、用油安全,尤其在取暖、吸烟、生活用火、用电等方面注意防火安全,学会基本的防火、灭火及逃生常识。
要针对老、弱、病、残人员特点,定期检查,落实专人负责,实施“一帮一”的看护手段,严防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。敬老院、养老院、孤儿院应加强消防安全检查,配备消防安全设施,及时消除火灾隐患。
当火灾发生时,老、弱、病、残等弱势群体要第一时间想尽办法离开火灾现场,立即出屋呼喊人员求救。
冬季防煤气中毒常识教育
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,一氧化碳无色无味,比空气轻,易于燃烧,燃烧时为蓝色火焰。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.04%—0.06%时,就可使人中毒。
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
1、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、做饭,由于通风不良,供氧不充分,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。包括门窗紧闭,又无通风措施,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,疏忽大意,思想麻痹,致使煤气大量溢出;气压低,煤气难以流通排出。2、城镇居民使用管道煤气,如果管道漏气,开关不紧,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,造成中毒。3、使用燃气热水器,错装在浴室内,通风不良,洗浴时间过长。
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
1、轻度中毒。中毒者会感到头晕、头痛、眼花、全身乏力,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,吸入新鲜空气,症状会很快减轻、消失。2、中度中毒。中毒者可出现多汗、烦燥、走路不稳、皮肤苍白、意识模糊、老是感觉睡不醒、困倦乏力,如果采取有独立自主措施,基本可以治愈,很少留下后遗症。3、重度中毒。此时中毒者已神智不清,牙关紧闭,全身抽动,大小便失禁,面色口唇现樱红色,呼吸、脉搏增快,血压上升,心律不齐,肺部有罗音,体温可能上升。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,脉细弱,不规则呼吸,血压下降,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,此时生命垂危,死亡率高,即使有幸未亡,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。
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
1、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,并立即打开门窗,流通空气。2、患者应安静休息,避免活动后加重心、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。3、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。4、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,在最短的时间内,检查病人呼吸、脉搏、血压情况,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。5、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。6、呼叫120急救服务,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。7、病情稳定后,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。8、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,减少后遗症。
预防措施:1、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卫生宣传,对取暖用的煤炉要装好烟囱,并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,防止漏烟、倒烟。2、认真执行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,煤气管道要经常检修以防漏气。所有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,并须加强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的监测。3、正确安装和使用燃气热水器,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在浴室外,通风良好的地方,使用时打开窗子通风,使氧气充足。4、加强个人防护,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环境工作时,要戴好特制的一氧化碳防毒面具,两人同时工作,以便监护和互助。
责编:童市镇党政综合办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